第二百六十八章 临床试刀-《女院长的上门女婿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答案当然是否定的,要不然梵语文教授也不会让自己去拿那三味中药。

    这三味中药的作用大体相近,但确是大都不同的,第一味陈寒羽叫他地丸子,这一味中药的作用是针对于急性的炎症,只不过这样的效用更加温和,对怕热的病人带来的副作用比较大,毕竟是增加热度的。

    第二味叫冰丸,冷水就可以轻松的化开,对于病人的状态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,并且降温的效力一点也不比冰片的作用差,这也是陈寒羽觉得最适合用在病人身上的一味中药,因为它可以避免病人因为温度太高而咳嗽不适的症状发生。

    第三味药跟前两味不一样,它并不会改变病人本身的温度,而是在恒温的基础上加快炎症的反应速率,往小了说是起到了催化药物的作用,往大了说是让炎症的范围扩大,更大面积的去接触现有的药物,倒有些以毒攻毒的意思。

    梵语文教授先是将第三味中药化开然后让病人吞服了下去,接着他开始动刀,说是动刀实际上就是更大面积的从病人的呼吸道开始整治。

    中医对消炎的把控还是很到位的,梵语文教授用的方法是降温消炎,少不了的就是冰块,冰块的放置很有讲究,因为炎症带来的灼热感第一个受到影响的是呼吸道,所以呼吸道被很体贴的放上了一枚冰块。

    接着就是肺部的位置,梵语文这一次铤而走险直接将青霉素完整无误的注射进去。

    为了加快药物的反应跟消炎效果,他一次性的将病床的温度升高,一时间二号床的病人出现了严重发热的症状。

    “羽子,你等会儿速度要快,将第二味的中药给他服下,我怕他顶不过这一关!”

    对于梵语文教授的话,陈寒羽是百分之百无条件执行的。

    这一碗中药服用了下去,病人的症状明显减轻了很多,虽然呼吸还是很不畅,不过总的来说炎症的触发概率大大的降低了。

    “这只是治标不治本,我们还需要尝试别的方法!”陈寒羽说着将自己研制的固元类药物拿了出来,同样是温水服用。

    这一次起到的作用是很显著的,一时间病人的炎症面积缩减了很多,咳嗽的症状已经慢慢消失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